一行人中只孟安英一个,对外物毫不动心,仍然每天到了时辰,就拿起剑来练武。众师兄弟在背地里嘲笑他痴傻,一边指指点点,编排他种种是非,要将他说得极尽不堪,以讨安琳欢心。

但楚安琳远远望着,见他一次次剧烈喘息,却不肯稍作停歇,抬手抹去额头汗珠,继续舞动长剑。仿佛练武不是一桩任务,也不是防身之需,而是他眼中一件十分美好之事,值得他毕生追求。楚安琳心地善良,见着此情此景,又怎能再同旁人一道起哄?

众人议论几句,见师妹神情冷冷淡淡,全无兴趣,一人自作聪明,拍手笑道:“是了,那样的窝囊废,就算努力一辈子,也还是个拖后腿的,却去谈他作甚?难怪惹师妹厌烦。来来来,咱们来打牌便了。”也是因此,将楚安琳注意移了开去。

不料那华山前掌门忽然起意,到了会客最后一日,提出在府邸中当场考较众弟子功夫,既是让朋友观来助兴,另外也好检验多年来众人进境如何。仅有半天时间准备,下午就在演武厅中集合。这一来大伙儿可都慌了手脚,几日未曾练功,连动作都生疏不少,纷纷急着向旁人打听口诀,或是独自寻一块空地,反复操练。

独孟安英不慌不忙,仍是依着平常作息,练了会儿功夫后,回房假寐。他一向是这般独来独往,作息规律得异乎寻常,众人既没看出异状,也未将他当做值得重视的对手看待,方当自顾不暇,哪去理会?

最终结果竟是大出意料之外,一群自称“天赋异禀”的弟子,武艺拙劣不堪,动手出招也是歪歪扭扭,看得人人扼腕。然而孟安英不仅在师父提问口诀时对答如流,长剑更是圈转随心,每一剑出手,都极是沉稳有力,带了种一剑刺中敌人的决然,不偏不倚。虽说对面并无敌人,但谁都相信,假如真有人同他过招,不出几式,身上都一定刺出几个透明窟窿来。

那府中老爷抚掌大笑,又唤过门下一群身手不凡的家丁,来与“华山高徒”讨教。其余弟子一个个败下阵来,拖着长剑,灰溜溜的混进人群。孟安英则一上场就大展威风,技贯全场,轻松拔得头筹。那一群家丁下场时身上都挂了彩,轻重不一。

那位官宦老爷脸上虽仍带着笑,却已笑得极是勉强,道:“当真是名师出高徒,英雄出在少年啊!孟少侠实力果然惊人,我府上这些个脓包,是不中用了。”

孟安英先前不给众人面子,此时仍不加谦恭,缓慢将染血的长剑插回鞘中,冷冷的道:“比武就是比武,双方一动手就赌上了性命,没有什么区分容让的切磋与否。怕死之人,不必涉足江湖。”两句话说得众人极是尴尬,华山前掌门面上谦恭,心下也自欣喜不已。

正是那一次,楚安琳心头第一次留下了孟安英的影子,那就像一颗火种,逐渐生根发芽。她逐渐对其余师兄弟的笑闹没了兴趣,而与孟安英在一起,便是两人沉默不语,静静对坐,似乎也是一种幸福。于是她每得空闲,就要挎起个小篮子,准备几样饭食,悄悄溜去送给孟安英。

孟安英一向独来独往,突然有人打搅了他的生活,本来极是不耐。但楚安琳不急不恼,始终陪在他身边,就像一只乖巧的小兔子,就近寻了块石头坐下,微笑着看他练剑。在他好不容易收剑回房时,又取出块带有淡淡熏香的手帕,给他拭尽额头汗水。

久而久之,孟安英也习惯了身边有一个小姑娘的存在,甚至心情好时,还会同她一起吃一顿饭。

自那一次,前掌门对默不起眼的孟安英多了些关注,常抽出时间,独自点拨他,又派他与楚安琳同去料理些任务。

楚安琳自幼天资聪颖,对武学诸般技巧、心法都是了如指掌,讲论起来,头头是道,又有过目不忘的本领。但因体质娇弱,无法真正修行威力强大的功夫。当初她爹爹送她上山习武,本也正是抱着强身健体之愿。两人中楚安琳偏文,孟安英偏武,做得搭档,恰好取长补短,配合极是默契。

时日一久,众弟子都逐渐认同了华山上一朵鲜花给孟安英采去之事。因孟安英早已今非昔比,在大家心目中的地位也立时由拖后腿的小弟,一转而成为大师兄。孟安英与楚安琳不是没有过如梦佳期,华山又恰好是景色绝佳之地。两人在练功之余,便携手同游,华山上下,每一个角落都踏上了他们的足迹。

李亦杰与南宫雪在旁听着,都觉感同身受。所别只是那两人是货真价实的一对,而当时李亦杰尚未理清自己的感情。在此说来,似乎当年的李亦杰,倒比孟安英更迟钝几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