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道可道,非常道。名可名,非常名……玄之又玄,众妙之门……水善利万物而不争,处众人之所恶,故几于道。”

郎朗诵读声,在百花盛开的山谷之中回荡。

姹紫嫣红的花朵随着微风摇摆,有牡丹、芍药、玫瑰、桃花,更有许多不知名野花,四季不同的花朵,却在同一时间开放了。

百花香气袅袅,蝶仙子、花仙子在其中翩跹舞蹈。

一座简陋的茅庐搭建在谷中,透过茅庐窗户,可见一个脸上带着七分青涩和三分成熟的青年盘坐在茅草蒲团上,手中捧着一部《道经》,张口诵念。

自太上建立人教之后,在凡俗历经劫难,著下经典《道德经》,在人间广为流传。

无论是深山修道的隐士,还是庙堂当官的志士,大多会在闲暇之余,捧出此经来感悟,不求达到圣人的那种境界,只求能从其中得到智慧之源。

白夜自修炼《玄元葵水真经》后,在炼化道行之余,也开始研读先人智慧的结晶。

无论是从西方灵山流传出来的佛教经义,《金刚经》、《楞严经》,还有自唐僧师徒在观音寺讲经布道之后流传出来的《般若波罗蜜多心经》;亦或者是来自南赡部州的百家经文,《论语》、《春秋》、《左转》、《南华经》等著作;又或者是道门的《黄庭内景经》、道德经》等,都在白夜的涉猎范围。

《道经》阐述天地至理,对白夜修炼《玄元葵水真经》有很大帮助,两年来,白夜经常诵读。

书读百遍,其义自见,读得多了,一些感悟就逐渐出现在心头,每有感悟,白夜都会停下静思。

得益于妖族血脉,白夜记忆力可不差,而他作为蛇妖,感知力更远超其它妖族,唯独弱些的,就是视力了。

蛇类捕杀猎物的时候,是通过空气里的气味和红外热感应来确定猎物位置的,一双眼睛有和没有是一个样,所幸白夜还有一半人类血脉,视力还能维持和普通人差不多。

有着超人的记忆力,诸多典籍,早已经留在他的心中,之所以还要捧着书,只是他觉得这样更有韵味,

“人法地,地法天,天法道,道法自然。”

白夜读至此处,微微沉吟,自语道:“简单一句话,做起来又是何等艰难,达到那等境界的,大概也只有那些圣人、至人、贤人。芸芸众生,利来利往,水利万物而不争?那水为何往低处流,不是不争,而是大争无形,争的不是寸土寸地,犹如大智若愚。”

一念至此,白夜丢开《道经》,从蒲团上站起来,思忖着:“圣人不争,大争无形,争的已经不是一招半式,而是天下大势,上古阐、截二教,便是争了,人教、西方教,不也争了?修炼若是不争,穷尽寿元,几万万年苦修,也不过徒作天地棋子,为人摆布。百舸争流,千舟竞帆,我不是圣人,为何枯坐于此地?安安稳稳求一生?荒谬、荒唐,那《道德经》,不看也罢!”

自嘲声中,白夜走出茅庐,目光望向这片湛蓝的天空,高高在上的,是三十三重天的众多仙神佛魔。

双眼神光湛湛,白夜一手指天,身上衣袍无风自动,披肩黑发狂舞,体内《玄元葵水真经》炼化的道行真气滚滚如江河海水,汹涌澎湃。

“大丈夫行于世,当披荆斩棘,不枉此生,我不做那圣贤,高坐云端,俯瞰众生,我要做的,是天下第一!为妖,是天下第一妖,为仙,是天下第一仙,为人,是天下第一人,为魔,天下第一魔,为佛,天下第一佛,为神,天下第一神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