图穷匕见!

李钦直接向几位前辈摊牌了,他向他们提出了自己的需求。

让天下人都习字,都懂文,人人知礼,人人晓事。

这是一个很美好的愿望,听起来似乎也蛮令人激动的。人人如龙,这本身也符合儒家对于大同之治的标准。

如果王通、孔颖达、欧阳希夷几个还年轻那么十几二十岁,心中还有冲动之热血的话,那他们在李钦这一番邀约之下肯定会一口答应下来。

但,现在他们已经不是二十几三十的年轻人了,对于自己的理想他们还抱有坚持,但他们已经考虑具体如何实现理想的一些条件。简单的说,他们不会为庞大的理想而感动,想的更多的是立足于当下做一些自己能够做到的事情。

你可以刻薄的说他们变得冷血,变得短浅,变得现实。

但由此种种带来的却是他们一步一个脚印的在实践自己的理想。他们早已认知大理想并非一日可以完成,为了离已有的理想更近一些,他们老老实实的努力着。

面对这样的人,只说自己志向是没有用的。

对于李钦的摊牌,王通和孔颖达对视了一眼,轻轻的叹息一声。

“元华的心不错,可想要做好一件事情,只有心是不成的。你还需要足够的力量。”孔颖达认真的开了口。

王通思索了一下,弯下腰去,将李钦搀扶起来:“你的心意我已经明白。你且起来。我这里还有几个问题要问你,若你能回答的好,我倒愿意去南边看看。”

“还请通老试言之。”李钦站起身来恳切的朝王通拱手。

“从你现在的行动来看,你确实在做着让所有人都读书的事情。你的决心,我并不怀疑。

但由此而产生的一个后果,你想过没有?天下人都认得字,成为读书人了,那你将如何安排这些人?

现在你只有一县之地,即使教出来的学生再多,也多不过一万,甚至我估计你只有几千。对于这几千人,你可以让他们都当官,可是随着你势力的扩张,读书人越来越多,你该如何供给他们成材之后的生活?总不能让他们去操持贱业吧。”

王通首先提出了这个问题。

人有高低,业有贵贱,这是当今普遍的看法。读书人不可为贱业,也是大家公认的。

在天下人看来,读书人高高在上,可以为先生,可以为医者,可以当官,却不可为工,不可为商,更别说商人之下的种种行当了。

若天下读书人大增,如何安置他们却是一个天大的问题。

人人平等,业无贵贱。

这是李钦在心底认知得想法,但这样的想法在眼下来说出来却显得有些太过挑战天下人认知了。快半步是天才,快一步是疯子。李钦不想让自己被人看成是疯子,因此他只能从别的角度来说。

“人天生资质便有不同,有人聪慧,有人愚笨,有人可以承接圣人之道,有人只能学习一些实用之技。

尽管我之治下,令人人都有机会读书写字,但依照他们各自的资质,最终能够走到承接圣人之道,被认为是读书之人的种子肯定是不多的。他们中的大多数人都会在中途放弃,而选择实用之技。

学会实用之技的人,我们麾下的工厂自然会给他们一口饭吃。而走上圣人之道的人,才需我们给予关注,安排他们为吏,为官。

随着世代的发展,我敢肯定以后的朝廷接手的俗物会越来越多,在我直接统领村镇的情况下,我就有那么多职务分配给他们。我需要他们专精,并由此而一步一个台阶的往上。

现在的三省六部在我看来不是太多,而是太少……日后若我建制,负责事务的部堂可能会更多,从朝廷到地方到处都需要人来进行管理。”

对于王通的询问,李钦想了想,最终选择了这样的回答。

按照学生的成绩进行分派,只有真正传得圣人之道的学生才能称得上是读书人。

这提高了被认为是读书人的门槛。

既然不是只要你认得几个字的人就能被称为读书人,所以朝廷要负责的也就是这些习得圣人之道的人。

而这些人,虽然数量比原来可能要翻个几番,但在李钦决定将朝廷的建制设立在乡村之上,将官吏纳为一体的情况下,官员数量的激增就成了必须。

有那么多职位,供给那么多官员。

所有的一切,在李钦口中并不是什么问题。他就是这么和王通说的。

李钦的话孔颖达和王通都听了一个真切,他们不知道李钦所说究竟有多少能够变为事实,只就李钦所言和李钦所为的未来进行考虑的话,其中的可行性还是很大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