因赵晟一口气立了三位皇子的缘故,这件事成为这段时间内庸京城的头等热闹大事,连素来作为焦点事件的春闱都退居二线了。

不过到了二月二十,春闱的结果已经出来,公布了中试名单,取中者皆称贡士,礼部跟皇帝协商之后,安排在三月初一举行殿试,殿试地点为宝和殿前的大平台。

中国历史上殿试原为武则天首创,唐朝并没有形成定制,不过在大庸倒是已经有了这个惯例,过了殿试才真正成为进士,一甲三人,称状元、榜眼和探花。

殿试当天,所有贡士已经在礼部、鸿胪寺安排下聚集于宝和殿前,只见一片极开阔的平台,雕龙望柱,白石栏杆,一排排整齐的桌椅罗列,当中一条红毯直延伸到平台尽头,台阶之上的宝和殿高高耸立、雄伟无比,皇宫的庄严肃穆扑面而来,令贡生们无不由衷生出敬畏之感。

比贡生更早进来的官员们已经分立在红毯两旁,贡生们也在引导下,分左右站立在官员身后。此时平台上乐声大作,洪钟大吕、簧笛笙箫相伴而奏,声彻九重、荡涤人心,令官员和贡生们无不心神肃穆起来。

就在这壮丽宏伟的乐声中,大庸天子、兆亿子民之主——皇帝赵晟,出现在宝和殿前。与他同时出现的,还有两位新立不久的皇子赵容毅、赵梓真。

底下的官员中有不少人顿时心头咯噔,暗道皇上真是好算计。

原来用修缮祖陵将赵容止支出京城,转头就让赵容毅去修缮东宫,大家本以为这已经是调虎离山之计,没想到这调虎离山竟然还是个一箭双雕。今日殿试,赵容止在黄龙山无法回来参加,人人都知道赵梓真只是个陪衬,皇帝分明是借殿试之际给赵容毅增加政治筹码。素来殿试之后,进士们便会被称为天子门生,与皇帝是名义上的师生关系,由此拉进进士与皇帝的距离。

而今日,大家已经猜到,皇帝必定会让赵容毅来做这个座师了。

果然,等所有人大礼参拜、山呼万岁之后,皇帝赵晟开始讲话了。

贡生们这是头一次亲自聆听天子训导,难免心中激动,很多人其实连皇帝讲的是什么都没听进去,光顾着体会这份激动去了。而官员们则跟贡生不一样,他们对皇帝讲话一点也不陌生,早就能辨别什么是套话、什么是废话、什么才是重点。

所有官员都竖起耳朵,果然在赵晟的讲话中捕捉到了今日的关键。赵晟说因为自己身体欠佳,精神不济,所以本次殿试的题目乃是由二皇子赵容毅代为出具,也经过皇帝本人的确认了。

也就说,赵容毅便是本年度大庸殿试的主考。

此言一出,其他人尚不觉得什么,今日的主角贡生们却心中震动,顿时觉得二皇子的形象高大起来。贡生们是国家未来的栋梁,殿试素来不怎么黜落,也就说今天所有参加考试的贡生基本都能取中。而这些人成为进士以后,就有资格被授予官位,成为大庸官场的一员。虽然刚进入官场的新丁人微言轻、没什么权柄,但胜在都是生力军,没有任何派别归属,谁都可以招揽。而通过殿试出题,无疑赵容毅已经先下手一步了。

等皇帝说完话,充场面的官员们退场,皇帝和赵梓真也离开,只留下赵容毅这个主考官。而礼部尚书、吏部尚书以及相关的礼部官员,组成此次殿试的监考官。

在监考官的指令下,贡生们依次坐在考桌后面,接着礼部尚书朗声宣布本次殿试分上下午两场,上午两个时辰,靠策问一题;下午第二场靠时务一题。然后便是礼部官员开始分发题纸,题纸用宣纸,十分考究,绝非乡试、会试可比。

考试开始之前,贡生们都是正经危坐、一派端庄风范。而考试一开始,看完题目之后,顿时便分出各种不同的形态来了,有的眉头深锁、认真思考;有的胸有成竹、下笔如有神助;有的却满头大汗,像是被题目给吓到了似的。

赵容毅便在上面仔细地扫视着每一个贡生,从他们的表现中也可以看出各人的心理素质。

礼部尚书和吏部尚书便背着手在人群中巡视。

因为大庸的殿试原则上不黜落,所以殿试与其他考试最大的不同就是不糊名,而且考桌上还都写有考生的名字籍贯,所以监考官巡视的时候可以清楚地看到每位考生的名字。(其实中国历史上,唐朝科举的时候也是不糊名的,到了宋朝开始糊名,才一直延续这个制度。)

礼部尚书乃是赵容止一方的人,赵容止等人处心积虑,自然在每一处可以安插势力的地方都有所经营。当日赵容毅和顾常乐在酒楼听到罗子骁鼓吹一批读书人,后来又有士林中为赵容止呼声,由此可以推断,本届贡生之中,必定有人受到赵容止一方的支持。

赵容毅便暗中留意着礼部尚书的表情,果然见他经过某些考生,看了试卷后面露欣慰之色,而经过某些考生时却微露不悦。

贡生们都是年轻人,跟现代可比照,年轻人总是愤青比较多,赵容止的名声也不是一味地好,自然也有人没有接受他这一方的招揽。

赵容毅便根据礼部尚书的表现,将这些不同考生都暗暗记住。

两个时辰一过,有礼部官员将一面悬挂在宝和殿前的铜锣敲响,表示考试结束。当下贡生们都停笔,自有人来收走试卷。

此时已经是中午,考生们费尽心神写完试卷,都是饥肠辘辘。然而殿试的服务是全方位的,贡生们今天可以享受到由宫里提供的免费午餐一顿。

常乐特意向皇帝讨了恩典,跑来送这顿午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