于是王一鸣对秦大龙说:“大龙你的意见呢?”

秦大龙说:“王书记,我看游金平没什么问题,一个领导干部在工作中不可能不得罪人。凭我多年的经验,有反对票的干部,不一定不是好干部;没有任何反对票的干部,也不一定就是好干部。游金平不错,我认为王书记提名他是很合适的。”

秦大龙在汇报之前,已经仔细盘算过了,他明白,游金平是王一鸣信得过的人,就凭这些鸡毛蒜皮的事情,不可能改变王一鸣重用游金平的主意。他秦大龙如果误判形势,站在那些反对者的立场上,夸大其词,对游金平这个人表示出不信任,不支持,那样无形中就破坏了王一鸣的人事决策,让王一鸣不得不改变主意,另选一个人来替代游金平。

那样做有一个很大的风险,就是他和王一鸣的关系将会出现突然恶化。王一鸣甚至会怀疑,是秦大龙在其中作梗,使得游金平的考察才变得这样波澜起伏。王一鸣连一个自己喜欢的人当个市委书记都不能达到目的,这样他心里会怎么想?他就会迁怒秦大龙,你一个省委组织部长,连这样的小事情也给我办不好,今后看我怎么收拾你!

在一个省里,省委书记和省委组织部长一旦有了芥蒂,省委书记有的是办法收拾组织部长,因为在省委班子里,他是班长。他完全可以把你排挤走,交流到别的省份,或者通过调整省委常委的分工,把你从这个岗位上调出。最不济了,他对你从此不管不问,冷处理,上哪里视察工作了,也不带着你;布置什么工作了,直接就交给几个副部长去办了,把你架空。时间长了,大家就都明白了,你在省委书记那里,说话屁也不算,马上就没有人敢接近你了。你孤家寡人一个,你说你难堪不难堪,威信扫地,还怎么在官场上混下去吧!

所以秦大龙明白,他这个省委组织部长看似非常重要,负责着全省副厅级、正厅级干部的考察、交流、任免、退休、享受待遇诸问题,但是,一旦失去了省委书记的信任,他就什么也不是了。

省委组织部长这个职位,最关键的素质,就是政治头脑要清楚,谁是省委书记就听谁的。

杨春风当省委书记的时候,对他说:“我看某某不错,大龙你安排人考察考察吧!”

秦大龙说:“好的。”考察回来,有什么反对意见,如果不是大的原则性问题,像贪污受贿玩女人被人实名举报的,一般的小毛病,秦大龙就压下了,根本不会上报,因为那样会让杨春风不喜欢。

有些人有问题杨春风自己不知道吗?秦大龙判断,他肯定知道。知道了为什么还要用?因为那些人神通广大,已经打通关节了。这就是官场上的潜规则。有些人上面有人,找的官员级别比杨春风更高,那些人可以向杨春风说情,杨春风不能不给那些高官面子。有的人千方百计,通过别的渠道已经巴结上了杨春风,获得了杨春风的信任,这样的人即使有些毛病,在群众中威信不高,但是只要杨春风说:“这个人我看不错!你们组织部马上去考察考察!”秦大龙也只能是马上安排人贯彻领导的意图去。

除非杨春风手里没有什么人选了,才会看着秦大龙说:“大龙你看谁去合适些?”

这个时候,才是秦大龙真正发挥自己作用的时候,他会把自己的头脑中的人选不紧不慢地说出来,供杨春风挑选。

杨春风认可他的判断,就会说:“好吧,这个行,你去考察吧。”

杨春风如果对那个人印象不好,就会说:“这个人不合适,你再提一个来!”

秦大龙就会把另一个人选提出来。

组织部长已经当了这么多年,秦大龙也是老鸟了,他知道,最关键的一条,就是在人事问题上,他不能喧宾夺主,那样就显得自己太多事了。省委书记是老大,老大什么时候都是正确的。自己就是贯彻老大意图的人,配合好老大的工作,自己的工作才有价值,在领导班子里才有威信。

对于王一鸣,他也要采取这个态度。

现在王一鸣是老大了,老大就有老大的气派。老大看得上的人,就是有毛病,你也得视而不见。这样才能把老大的意图落到实处,显得你这个组织部长会办事。